News and information
2023.01.29來源: 金羊網、 21世紀經濟報道編輯:媒體部
1月28日,廣東省委、省政府在廣州召開新春開年第一會——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,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描繪奮進藍圖。2023年,廣東爭取社會融資規模增長10%以上;確保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萬億元;全省工業投資增長10%以上……
重點工業項目建設是穩投資促增長的“強引擎”與“壓艙石”。今年,廣東全年將安排省重點項目1530個,總投資約8.4萬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。其中,100億元以上規模的項目達205個,50億元至100億元規模的項目有152個,囊括基礎設施工程、產業工程、民生保障工程共三大行業。
確保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萬億元
在今年的省兩會上,省長王偉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,要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,全省安排省重點項目1530個,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,并對一系列重點項目重大平臺建設作出具體安排。
廣東計劃從省鐵路機場、公路港航、水利、能源、制造業、科技教育六個重大項目建設專項著手,明確投資目標任務。
按照“三年工程瞄準兩年干”的要求,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、廳長涂高坤表示,在工業投資方面,廣東將大抓項目、抓大項目,實施工業投資的躍增計劃,力爭2023年全省工業投資實現10%以上增長,發揮工業投資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放大、疊加、倍增作用。
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,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,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。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、副主任秦黎明介紹,廣東2023年鐵路項目爭取完成投資1200億元,同比增長15%,達到全國鐵路投資的1/6;機場項目爭取完成投資119億元,同比增長53%。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、副廳長林飛鳴則表示,要加快實施廣東交通強省“十大工程”,力爭完成全省公路水路投資2300億元。
“2023年,納入科技教育專項指揮部的科技類重點建設項目共計15項,其中投產項目2項、續建項目10項、新開工項目3項,總投資243億元,本年度計劃投資50.6億元。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吳世文提到,這些項目是提高區域創新能力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和引擎。
落實重點平臺建設,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。艾學峰強調,要突出深化粵港澳合作,建立并協調落實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事項、重大項目年度任務的清單,扎實推動橫琴、前海、南沙三個平臺重大政策、重大改革、重大任務落地落實。
健全要素資源保障供給
重大項目建設具有投資額度大、建設周期長的特點。以交通領域為例,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多數為線性工程或大型樞紐項目,受到資金和土地等資源要素的限制。
廣東省各級政府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國民經濟發展大局中謀略,并強化資金、土地等各類資源要素的保障。針對近年來,機場鐵路籌資壓力大的問題,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、副主任秦黎明提到,大力拓寬融資渠道,積極爭取國家支持,繼續用好政府專項債券、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性資金。
另一方面,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,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。秦黎明表示,2023年將爭取在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鐵路投資、鐵路項目發行REITs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;加強鐵路沿線資源開發政策保障,推動受益于鐵路機場項目的地方政府共同大力改善項目效益。
下一步,廣東省預安排14萬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,其中預安排市指標不少于8萬畝,并將這些指標放在重大項目、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上。
并聯審批加快項目落地
“當前,要素保障難、審批辦理難仍然是制約重大項目建設突出問題。實踐經驗告訴我們,解決好這些問題,有效方法是優化審批程序、推進并聯審批。”廣東省能源黨組書記、副局長鄭良輝提到。
2022年5月,為擴大有效投資,穩住經濟大盤,廣東省從審批端發力,成立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班,提高審批效率。
鄭良輝表示,過去幾個月來,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班通過采取優化審批程序、加強調度協調等一系列措施,推動廣東省重大項目審批工作全面提速增效,保障了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??梢哉f,推進的力度和審批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。
2023年,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將進一步提升審批質效。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周國英表示,將開辟綠色通道,優化審批流程,對符合要求的項目實施環評即報即受理即轉評估,同步開展技術評估和審查;對具備基本條件的項目,實行環評“容缺”受理,同步推進加快環境敏感區手續辦理、總量替代指標落實等,要件完成后第一時間予以批復。
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的各項舉措正是廣東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,提高辦事效率的一個縮影。實施并聯審批、“容缺”處理將有助于加快重大項目早開工、早建設、早投產的良性循環,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鄭良輝表示,2023年突出制造業當家,廣東省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班聚焦重大項目、重大平臺、重大任務,把審批權限在省級以上層面的重大項目找出來,編制形成重大項目并聯審批清單,在用地用海用林、環評、能評、施工許可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、實行并聯審批。